游客
题文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于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利用。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图中食物链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__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__作用,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人们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 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__kJ。
(6)森林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但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时不能自动恢复,这一事实说明 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蛋白,可在转htPA 基因母羊的羊乳中获得。流程如下:

(1)htPA 基因与载体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割后,通过___________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体细胞DNA,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2)为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要对供体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_______________。采集的精子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才具备受精能力。
(3)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为了获得母羊,移植前需对已成功转入目的基因的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__和胚胎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转基因个体,这体现了早期胚胎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转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检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

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 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基因组文库含有生物的__________基因;而cDNA 文库中含有生物的___________基因。
(2)若要从植物甲中获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该植物的基因组文库,再从中_________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将耐旱基因导入农杆菌,并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其导入植物____(“甲”或“乙”)的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确认该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检测此再生植株中该基因的_________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___________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 3∶1 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_____________(填“同源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两条上”)。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984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由中国兽医博士旭日干与日本人筑波共同培育成功,旭日干于1989年培育出了中国首胎“试管绵羊”及“试管牛”,如今胚胎工程已经成功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请回答有关胚胎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
(1)哺乳动物成熟的精子外形似蝌蚪,分头、颈、尾三大部分,是由精子细胞变形得到的,其中的结构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发育为头部的顶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球状,叫
(2)卵子与精子在发生上最大的不同是卵泡形成和储备是在时期,而精子是在初情期开始的;雌性刚排出的卵并非成熟的卵子,要在精卵结合的过程完成减数分裂,所以用于体外受精采集的卵母细胞必须培养到减数分裂的期才能与精子进行受精。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是可以观察到,在受精阶段,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和第二道屏障依次为
(3)受精卵形成后,要在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才能移入母体子宫内,一般需要胚胎发育至期,将其移植到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若需要进行胚胎分割,要注意将胚胎的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的胚胎恢复和进一步发育,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填“有性”或者“无性”)繁殖的方法之一。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问题:
(1)DNA粗提取的实验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mol/L的NaCl溶液中的最低;鉴定DNA所用的试剂是,沸水浴加热呈色;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实验过程中两次用到蒸馏水,第一次目的是使成熟的鸡血红细胞涨破释放出DNA,第二次目的是
(2)PCR技术的中文全称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引物,它的化学本质是。反应过程中控制不同温度的意义是不同的: 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50℃左右时,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72℃左右时延伸,Taq DNA聚合酶有最大活性,使DNA新链沿着方向延伸。
(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前者的原理是,后者的原理是,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某科研小组开展了人白细胞介素18(IL- 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实验原理: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实验步骤:
①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无辐射损伤;乙组辐射损伤(Co照射,下同);丙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1L - 18。
③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 0h、12h、24h、48h后,检测并计算细胞凋亡相对值。
(1)脾属于机体免疫系统的 _________,1L - 18是一种淋巴因子,由_____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_________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2)细胞凋亡是由遗传决定的__________死亡,与细胞凋亡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
(3)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探究有无核辐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乙、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丁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丙组相比,设置丁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