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 )
A.商周之际,属国变为封国 | B.春秋战国,分封变为郡县 |
C.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 D.清末民初,专制变为共和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国人最先引进的是西方学术思想 | B.国人觉醒的主要障碍是传统伦理 |
C.国人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是成功的 | D.国人最后觉悟要引进马克思主义 |
“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 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明朝后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 | 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
C.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
胡适在其创作的《归国杂感》里这样写道:“不到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的中国,骂康有为太新;二十年后的中国,却骂康有为太旧。”“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都批判康有为,是因为康有为
A.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 | B.倡导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 |
C.变革制度,建立民主共和 | D.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
“此后,旧势力要继续实行官僚军阀专制,要保护封建的经济基础,也只能在‘民主共和'的旗子下进行。这就为中国人民高举民主主义旗帜,进一步向封建主义发起进攻打开了一个缺口,其历史意义不容低估。”“其”指的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国民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