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7日,连战一行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后,参访了“总统府”,当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对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B.1949年,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
C.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与清朝政权对峙 |
D.1912年,袁世凯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和分析批判当时社会思潮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这一社会思潮是
A.卢梭天赋人权思想 | B.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C.法国启蒙运动思潮 | D.孟德斯鸠分权思想 |
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魂;双十协议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浮沉。”能准确反映该诗歌的历史史实应该是
A.西安事变 | B.重庆谈判 |
C.政协会议召开 | D.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
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
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
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 |
C.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
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武昌起义 | B.广州起义 |
C.北伐战争 | D.南昌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