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河流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从18世纪开始,沿乙河各国都十分重视以防治洪涝灾害为目的的河道整治,纷纷采取了建造堤防、修筑堰坝和船闸、开挖人工运河、疏浚河床淤泥等众多的工程措施治理河道、改造河道。乙河流域各国十分重视水电的梯级开发。它们采取自主建造或者联合修建的方式,在干流上兴建了几十座各级梯级水电站,并已基本实现成龙配套。乙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其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到沿岸各国的利益,各国按照在建投入的比例来合理地分配电能。六七十年代是乙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废弃物排放量急剧增加。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群众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迫使政府制订了严格的排污标准及环保法案,并加强了监督和治理的执法力度,废水、废气和废物未经处理达标,不得排入河流和大气。

(1)简述A工程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乙河航运发达,是所在大洲的“黄金水道”,该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   )
①该河水流流速快,行船速度快   ②无冰期,通航时间长
③随着众多人工运河的开挖和河道的渠化,极大地改善了该河的航运条件
④该河夏季水量大,利于航运     ⑤沿岸各国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3)乙河有哪些综合开发与整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4)试分析甲、乙两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同之处。(提示:从气候气候条件、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特征等角度分析)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完成问题

(1) 该地为气候。
(2) 说明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 七大洲中有几个大洲有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4) 说明这种气候类型的成因。

读两地区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气候,乙气候
两地气候形成的原因分别是甲,乙
(2)图中a、b、c、d四条河流中,a 河属于(内、外)流河。C河流的名称是
(3)两地农业发展中,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
(4)城市①—②与③—④相比,实际距离较远的是
(5)乙地向北美地区输出石油的主要运输方式应当是
(6)有关该地区由于石油泄漏引发的环境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B.引起水体放射性污染
C.引起水体盐度异常增高
D.造成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回答

(1)写出字母A、B、F所代表的海区名称ABF
(2)B海区沿岸各国畜牧业发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3)E国拟建一个大型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应在该国的北部或南部建?,其原因是
(4)C国东北部和中部的新兴工业区,逐渐形成了以中小企业集聚的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信息网络。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5)D国鲁尔工业区的主要传统工业部门是(填代号)
①石油②煤炭③钢铁④机械⑤飞机制造⑥电力
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工业区开始衰弱,到6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整治和规划,其整治的措施有;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问题。

(1)AC分别为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和最高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成因。
(2)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该图是我国东部某沿海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A为地形区,理由是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原因是
(3)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
(4)A在B的方向;疗养院位于(南、北)坡。
(5)已知疗养院海拔为200米,实测气温为17℃,此时D点的气温应在℃以下。
(6)图中a、b、c中,哪一条不属于河流的支流?为什么?
答:
(7)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哪一条更合理?为什么?
答:
(8)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