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字)
2004年11月3日,“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进入第二天,会议上,其他七大古都的代表纷纷发表意见,对郑州商都在历史上的地位给予充分肯定,同意把郑州列入大古都行列。
2004年11月3日郑州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和中心地带,历史积淀非常深厚,并且被国内诸多权威专家一致认定是早期商王朝的都城,已有3600年的历史,这对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表示,郑州列入大古都将于会议结束前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向公众正式宣布。
联系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个句子,将某两部名著的内容从一侧面点出来。
长大后,我不再满足于童话带来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我时而在莺歌燕舞的花果山上嬉戏,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流连,
,: 文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请根据下面的说法填上相应的成语。
汉语是非常奇妙的一种语言,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便于人们学习和记忆。有人喜欢用生动形象的说法来记忆成语,别有一番趣味。比如: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等等。再如:
(1)最宽阔的胸怀_____________ (2)最反常的天气______________
(3)最怪异的动物______________ (4)最丰厚的稿酬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要点。(不超过15字)
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到来之际,一市民将自己历时10年创作的“汉字造像”作品——“南京大屠杀”展示出来。
作品中的“南”字或被画作是南京的城楼,或被画作是女人与孩子;“京”字则被画作是南京城里被屠杀的老百姓;“大”字中的这一“横”被画成了敌人的刺刀……这些古老的文字仿佛都“舞动”了起来,以汉字特有的灵性向人们描述着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分别存在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便。”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答: ① 改为②改为
③改为
在下面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花因春而存在,春也因有了花的怒放,才温馨而浪漫;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