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 | 维持美元价格 | B. | 赚取更多英镑 | C. | 支持浮动汇率 | D. | 制造金融混乱 |
《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 B.十月革命的影响 |
C.文学革命的开展 | D.五四运动的影响 |
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 B.革命 | C.科学 | D.民主 |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
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的,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