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 | 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
B.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
C. | 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
D. | 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突出特点是
A.三权分立 | B.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
C.总理全权控制国家一切 | D.总理对总统负责 |
观察下列三幅书法作品,判断它们分别出自
A.王羲之、颜真卿、怀素 | B.颜真卿、王羲之、怀素 |
C.颜真卿、怀素、王羲之 | D.怀素、王羲之、颜真卿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一政策在当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但不包括
A.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
B.实现了民族的平等 |
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
D.废除了少数民族地区数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
在1954年秋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同以往的宪法相比,突出的特点是
A.明确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 B.明确规定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C.规定了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要求政治近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想 | B.早期维新思想主张 |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 |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