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完成1-3题。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A.初二 | B.初五 | C.初八 | D.十一 |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 )
A.初二 | B.初五 | C.初八 | D.十一 |
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 D.山东半岛瑞雪 |
读黄河小浪底水库排沙和排沙时下游沿途含沙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黄河小浪底水库放水排沙一般安排在()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下列关于放水排沙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坝下泥沙淤积减小 | B.黄河三角洲面积扩大 |
C.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增强 | D.黄河下游河段河床变高 |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以下问题。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示区域()
A.P地坡度最陡 | 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
C.适宜发展果林业 | 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
某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地观察日落景象,每一次他都用相机多次曝光后,再将多幅影像叠加起来,形成一幅日落重复曝光图。他在春分日拍摄日落景象,半月之后在原地又拍摄一次,将日落影象重叠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指出拍摄者位于图中最高楼的什么方位,以及能正确表示第二次拍摄到的影像是()
A.东南方,甲 | B.东北方,乙 |
C.西南方,甲 | D.西北方,乙 |
影像拍摄期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北极圈出现极昼 |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
C.华北地区进入雨季 | D.海口正午日影变短 |
北京(40°N,116°E)某中学于北京时间7:16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旗杆日影朝正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该日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 | B.昼夜平分 |
C.昼短夜长 | D.无法确定 |
该日旗杆影子朝向正东时,北京时间为()
A.16:16 | B.17:16 |
C.18:16 | D.19:16 |
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我国30°N沿线附近四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逐月变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甲、乙、丙、丁分别是()
A.拉萨、成都、武汉、杭州 | B.重庆、杭州、武汉、拉萨 |
C.西宁、成都、重庆、拉萨 | D.杭州、西宁、重庆、武汉 |
影响四城市气候舒适度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夏季气候舒适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
B.乙城冬季气候较舒适主要受地形影响 |
C.丙城夏季气候较不舒适是受梅雨影响 |
D.丁城冬季气候较不舒适是受海拔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