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
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度(%)
美国
14.7
3.3
英国
21.8
2.8
挪威
23.9
2.8
德国
24.3
1.4
芬兰
24.8
3.5
法国
28.5
2.1
瑞典
29.5
2.7
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
22.0
2.6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此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得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问题: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共不得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主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设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
(3)福得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讼证皆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这幅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利之间的主要纽带

"这个画派的画家摒弃了传统的光影、透视和平面表现等技巧,另辟蹊径,仅以几何图形来构筑意象.”与“这个画派”风袼相同的文学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
C.«大卫?科波菲尔》D.《母亲》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瀨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袼局的存在 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

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这表时()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