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A. | 洋务运动 | B. | 百日维新 | C. | 清末新政 | D. | 预备立宪 |
有人写诗描述19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于上海的一种新事物:“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此器”应是
A.电灯 | B.电报 | C.电话 | D.电视 |
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 B.随身带有手提电脑 |
C.在西餐馆就餐 | D.听到有人称呼他“先生” |
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
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西方科技的传播 | B.重商思潮的影响 |
C.清政府放宽了设厂限制 | D.改良思想的推动 |
我们说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A.清朝中央机构的变动 | B.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
C.建立了一支近代海军 | D.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