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
B. |
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
C. |
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
D. |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这三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A.1840 1949 1956 | B.1912 1949 1978 |
C.1912 1952 1956 | D.1840 1956 1978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 B.统治者“不抑兼并” |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
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 D.中国“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
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