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
B.二战后的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各方面困难重重![]() |
C.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各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
D.美国支持西欧联合,以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
谋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是()
| A.道光帝 | B.咸丰帝 | C.光绪帝 | D.宣统帝 |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皇上勿去旧衙门,而唯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唯擢小臣。多召见才俊之士,不必加其官,而唯委以差事,赏以卿衔,准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
| A.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 B.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
| 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 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
据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记载:“泰西近欧论,皆言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表明康有为()
| A.拥护清政府的统治 |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
| C.改革军机处 | D.发动人民群众实行三权分立 |
百日维新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的是()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 B.废除八股取士 |
| C.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 D.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 |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后,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有上书慈禧要求诛杀康梁的;有跪请太后“垂帘听政”的等等,如果分类,这些反对派应来自()
①闲散重叠机构的官员 ②名列裁撤的绿营官兵 ③享有特权的旗人 ④谙习八股的文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