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竞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套主义的宝责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套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10分)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私营经济取得合法地位。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2005年2月19日,又通过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
试用有关哲学道理对上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材料一:西部是我国两大河流的源头。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而不知道自然还会报复人类。近几十年来,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致使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3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长江上游每年冲向长江的泥沙多达6.8亿吨,造成了严重的恶果。
材料二:中央指出,西部大开发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林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大退耕还林和发展生态农业的力度,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有关哲理说明在西部大开发中怎样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共北京市委领导提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围绕推动“人文奥运”这个重要任务,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首都各界广泛开展了学习宣传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联合发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议书;小学生自编“八荣八耻”新童谣在校园朗朗诵读;王府井街设立的近百项交流展示及利民活动的实践点展现了首都人民昂扬向上的道德风貌……
(1)简要分析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首都精神风貌的哲学依据。
(2)请谈谈你对党的各级领导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看法。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向自然界索取,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对野生动物的肆意捕杀,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人类不得不自食其果——厄尔尼诺、拉尼娜、赤潮现象的出现,洪涝灾害、泥石流、酸雨的频发,土地荒漠化的加速,以及蝗虫肆虐、鼠害蔓延,自然界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报复,人类也在为种种过失而付出代价。在沉痛的教训面前,人们认识到:必须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治理环境污染,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
(1)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2)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国人一般都相信“仓廪实而知礼节”,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也许是相反,不是经济发达了人才变好,而是先有一帮守规矩、讲诚信的好人,然后才有发达的经济,即“知礼节而仓廪实”。
请简要评价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