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执法人员在对某集贸市场出售的鸭蛋进行检查时,测出一种“红心鸭蛋”(蛋黄红色)含有苏丹红。经调查这是少数不良分子将含有苏丹红的所谓“红药”拌入鸭饲料所致。苏丹红学名苏丹,它并非饲料或食品添加剂,这是一种脂溶性的化学染色剂,可分为苏丹Ⅰ、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号四种,这次检测出的苏丹红主要成分为苏丹Ⅳ。回答下列问题:
(1)人在食用“红心鸭蛋”时,苏丹红被消化道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是 。
(2)你认为鸭蛋黄被染成红色的原因是 。
(3)有人认为苏丹Ⅳ有致癌作用。现有健康幼龄小鼠的肝脏、动物细胞培养液、苏丹Ⅳ粉末、有关酶制剂、培养瓶若干、剪刀、光学显微镜等显微观察设备及细胞培养设备等。现欲通过实验探究苏丹Ⅳ对小鼠有无致癌作用。
①本实验涉及动物细胞工程中的有关技术是 ,实验中用到的小鼠肝脏为何选自幼龄小鼠 。用此技术检测苏丹Ⅳ对小鼠有无致癌作用的观察指标是 。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小鼠肝脏剪碎,用 酶处理,使其组织细胞分离,并用细胞培养液制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
第二步:将相同体积的小鼠肝脏悬浮液分别装在两个培养瓶A、B中,
。
第三步: 。
③实验结果、结论:
可能的结果a:
。
结论: 。
b: 。
结论: 。
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2分)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
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填代号)(2分)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4)(2分)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细胞膜上的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I.明迪莎贺”(又名挨刀树)是一种灌木,只限于生长在云南勐腊县坝落哈尼寨。哈尼族人用木锤将树皮反 复敲打,树皮就会被完整地脱下,再洗去树浆并晒干,就得到一 张米黄色的树皮“布”。制成的服装质地柔软,轻盈透气,结实耐穿。砍伐后剩下的树桩,次年长出几根新枝,3年后新枝直径可超过10 cm,可再次砍伐。米黄色树皮“布”的主要成分是,是由分子缩聚成的。它是(细胞结构) _的主要成分。
II.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如、
、
),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脂质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上图所示容器中的自由水量甲比乙。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了(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种子。
(3)以占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吸水量。(2分)
(11分)下图是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2)①、④、⑥结构上或结构内所含的主要糖类:①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不在结构⑨上合成或加工的是__________。
A.抗体 | B.胆固醇 | C.核酸 | D.维生素D |
(4)若将这个细胞改为高等植物的细胞示意图,则应删去的结构是[ ](填序号);若将这个细胞改为大肠杆菌细胞示意图,除① 外,能保留的结构是[ ](填序号)。
玉米是高产的主要粮食作物,其颜色与籽粒细胞中的色素有关。现有黄色纯种玉米,通过辐射诱变处理后发生了单基因突变。突变株单株隔离自交后,有的玉米棒子自交出现了白色籽粒,有的玉米棒子上出现了紫色籽粒。经研究发现相关色素的合成受到基因A和B的控制(如下图),且发现紫色纯合子的花粉完全败育。
(1)依题意,相关实验中玉米棒子上出现的白色籽粒的基因型为,紫色籽粒的基因型为。将上述白色籽粒种植得到甲株,紫色籽粒种植得到乙株。甲、乙植株作为亲本杂交,杂交种F1代籽粒的性状为。
(2)从植株上收获杂交种F1代籽粒,种植后自交,得到的F2代籽粒性状和分离比。
(3)将F2代中的紫色籽粒收获后全部种植,自由交配后得到籽粒的性状和分离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