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癌细胞的特点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和无序的分裂,侵袭性(向周围组织侵润)和转移性。癌症是一组疾病,其特征为异常细胞的失控生长,并由原发部位向它处扩散,这种扩散如果不能控制,将侵犯要害器官和引起衰竭,最后导致死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癌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完成下列一组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
(1)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通常能够引起基因改变的因素可能由________(填写序号)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苯

E .葡萄糖     F .尼古丁    G.丙酮酸    H .核辐射
化学治疗时采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细胞周期的_________期。化学治疗还可以采用其他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DNA和_______的合成,从而影响了癌基因的遗传信息的哪些传递过程的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照射患处,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射疗法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体外培养10个癌细胞,36小时后,癌细胞数目达到了80个,据此推测这种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某同学利用两套 图甲所示装置中的部分器材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两装置内的小麦种子质量相等;开始时两个水银流体压力计的水银柱a、b高度一致)。试回答:

(1)图甲实验是探究______________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装置中隔在灯与反应瓶之间的盛水玻璃柱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此种处理是在控制实验的________变量。
(2)若实验中每隔5 min缩短一次反应瓶与盛水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两者间距离的减小,水银柱的高度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图乙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使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会发现a与b的高度关系是________。若要检测萌发的种子是否产生酒精可用___________试剂检测。

图A是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B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B细胞中分泌蛋白的释放与其他细胞产生的信号有关,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功能。
(2)A图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填标号)。某种毒素能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该毒素可能损伤了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
(3)若将A图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____________发生分离;
(4)假如A图为动物细胞,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
(5)若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B图细胞,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该细胞中出现放射性18O的部位依次为________(填图中标号)。
(6)B细胞在分泌物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由此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种皮白色水稻甲(核型 2n )进行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通过再生植株连续自交,分离得到种皮黑色性状稳定的后代乙(核型 2n )。甲与乙杂交得到丙,丙全部为种皮浅色(黑色变浅)。设种皮颜色由1对基因 Aa 控制,且基因 a 控制种皮黑色。请回答:
(1)甲的基因型是。上述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是
(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丙为亲本自交得到子一代的过程
(3)在原生质体培养的过程中,首先对种子胚进行脱分化得到愈伤组织,通过培养获得分散均一的细胞。然后利用没处理细胞获得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生出,才能进行细胞分裂,进而分化形成植株。
(4)将乙与缺少1条第7号染色体的水稻植株(核型 2n -1,种皮白色)杂交获得子一代,若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则可将种皮黑色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
(5)通过建立乙植株的,从中获取种皮黑色基因,并转入玉米等作物,可得到转基因作物。因此,转基因技术可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亲本难以有性杂交的缺陷。

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一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 H 2 S O 4 溶液刺激该蛙的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屈腿。
②洗去 H 2 S O 4 ,再用1% H 2 S O 4 溶液刺激该蛙的左后肢的趾端,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④用电刺激直接刺激上述标本的腓肠肌肌细胞,在坐骨神经上是否能测量到电位变化。
(说明:实验条件适宜;实验中的刺激强度足够;屈腿反射属于屈反射)请回答:
(1)设计表格,并将预测的实验结果与结果的原因分析填入表中。
(2)为了验证屈腿反射的反射中枢所在的部位,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写出第⑤项实验思路

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裂素浓度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希尔反应活力
叶片氮含量
生物量
(g·L-1)
(mg chl·g FW-1)
(μmol CO2m-2·s-1)
(μmol DCIP Red·
mg chl·h-1)
(℅)
(g·plant-1)
0
1.58
6.52
13.55
1.83
17.65
0.5
1.82
7.82
25.66
1.94
22.95
1.0
2.34
8.64
32.26
1.98
27.44
2.0
2.15
8.15
27.54
1.96
23.56

请回答: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阶段的部分变化。氧化剂 DCIP 既可以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 DCIP 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得到。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量增加。
(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产生。合理使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从而增加植物的生物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