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个,结合下表内容完成2~4题。
行星 |
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1) |
运动特征 |
物理特征 |
|||
公转方向 |
轨道倾角(与地球) |
偏心率 |
质量 (地球=1) |
体积 (地球=1) |
||
水星 |
O.387 |
自西向东 |
7° |
0.206 |
0.05 |
0.056 |
金星 |
0.723 |
自西向东 |
3.4° |
0.007 |
0.82 |
0.856 |
地球 |
1.00 |
自西向东 |
0° |
0.017 |
1.00 |
1.00 |
火星 |
1.52 |
自西向东 |
1.9° |
0.093 |
0.11 |
0.15 |
木星 |
5.20 |
自西向东 |
l.3° |
0.048 |
317.94 |
1316.00 |
土星 |
9.50 |
自西向东 |
2.5° |
0.055 |
95.18 |
745.00 |
天王星 |
19.20 |
自西向东 |
O.8° |
0.051 |
14.63 |
65.20 |
海王星 |
30.10 |
自西向东 |
1.8° |
0.006 |
17.22 |
57.10 |
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
A.火星 | B.土星 | C.木星 | D.天王星 |
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同向性 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十扰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 )
①太阳系巾的八大行星巾,地球是离太阳最近的
②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③有大气层包围在地球周围
④日地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月均温在20℃以上可称高温;月均温在10℃~20℃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可称凉爽或温和;月均温在0℃以下则称寒冷或严寒等。而描述降水多少则要复杂一些。因为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与气温、蒸发量有密切的关系。下图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12~14题。关于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③沿纬度变化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④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致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④ |
A、B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不同,其影响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洋上 |
B.“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陆地上 |
C.“四季分明”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内陆 |
D.“全年皆冬”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极地 |
图为世界某运河区分布略图,图中虚线为运河航线。回答9~11题。图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 B.高山气候 |
C.热带草原气候 | D.热带季风气候 |
图中P、Q海域分别为
A.大西洋太平洋 |
B.地中海黑海 |
C.红海地中海 |
D.太平洋 大西洋 |
关于图中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界线 |
B.是船闸式运河 |
C.是亚欧的贸易通道 |
D.相邻两国的国界线 |
读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度数据分布,回答7~8题。测量图中各地海拔高度所用最精准、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数字地球 |
D.地理信息系统 |
对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
正确的是
A.海拔 甲>丙 |
B.坡度 甲>乙 |
C.气温 丙>丁 |
D.降水 乙>丁 |
图3为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盛行风示意图,图4中甲乙两图反映了图3中山脉两侧的降水状况。图中
A.A地全年降水稀少,原因是寒流的减湿作用 |
B.B地雨热同期,如乙图所示 |
C.盛行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B地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图2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圈回答3~5题。若图2表示热力环流,则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
若图2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③气流比较湿润 |
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 |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
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
若图2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