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期四天的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于2008年9月19日在中国北部山西省会太原市闭幕。为促进能源供给平衡,中国将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应建设,改变目前能源消费中过分依靠煤炭的局面。
材料二 200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总额已达到120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二。自2006年1月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材料三 中国山西省、德国、英国、美国的部分地区煤矿分布图
前两幅图上绘制的山脉名称分别是 、 。
山西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为提升山西经济实力,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你认为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才能实现能源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为解决山西省这一资源短缺问题,建设了 工程。比较分析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区位优势条件还有哪些?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区都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源,利用当地或附近地区的铁矿石发展了钢铁工业,先后成为该国甚至世界性传统工业区,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也曾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该地区曾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的策略。
结合山西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煤炭的开采、运输、存放以及利用等环节可能对环境造成那些不良的影响?
目前世界能源利用结构正在发生转变,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正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试分析我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格2分)
材料一: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1)
材料二:某海域海底形培面图(图2)。
材料三:两大洲地形剖面图(图3)。
(1)图1中X大陆是。
(2)图2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
(3)图3中两幅剖面图对应的大洲分别是:甲 、乙(填对应的图1中字母),两大洲地形特征的共同特点是。
读四地气温降水示意图,回答:(10分,每格1分)
(1)图中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图中只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 图;只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 __图。
(3)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____图;该气候类型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相应的自然带或植被为______ 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A)、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B)
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C)和图C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
(1)结合图B,分析说明图A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3)甲所在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试分析该省与鲁尔区相比的有哪些区位优势和劣势,并给该省能源基地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新疆与浙江两区域图。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浙江地形复杂多样,西南部山地高俊,中部多丘陵、盆地,东北部则为冲积平原。
材料二:下图为浙江和新疆生产总值和增速示意图。
(1)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两省区河流开发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省区的生产总值和增速的异同点。
(3)浙江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试分析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加工业的原因。
读美国主要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B两处,作物一样,但A种植,B种植。试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
⑵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字母,试分析该处发展乳畜业的自然和社会区位因素:。
⑶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可以反映出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特征是()(1分)
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B.农业生产一体化
C.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D.农业生产集约化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
美国玉米带 |
中国玉米带 |
纬度 |
37°N~45°N |
42°N~46°N |
地形 |
平原 |
平原 |
土壤有机质 |
3%~6% |
2% |
降水量(mm) |
500~700 |
450~650 |
无霜期(天) |
160~200 |
130~145 |
玉米面积比重 |
50% |
50%~60% |
玉米单产 |
7 500kg/公顷 |
6 750kg/公顷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为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有哪些?
从自然条件看:。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