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1月15日获悉,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力促下,成兰快速铁路工程近期已被纳入全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的调整方案。根据规划方案,这条铁路建成后,兰州(约36°N,104°E)至成都(约30.5°N, 104°E)仅需4小时,对于四川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据了解,被纳入调整方案的新建铁路中,成都至甘肃哈达铺到兰州的快速铁路将成为继宝成铁路、兰渝铁路之后又一条连接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大通道。届时,成都与兰州间将实现4小时直达,西南、西北的这两大区域中心城市彼此间将建立起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兰州也将因此而成为西南腹地与欧亚大陆桥沿线经济带相连接的结点城市,担负起将西南路网延伸至中亚铁路的枢纽任务。
【图片资料】成兰铁路走“生态型”,沿线大熊猫不受影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成兰铁路总长约 公里;成兰铁路沿线经过的主要的地形区有: 、 、 等。
写出目前我国境内直接与第二亚欧大陆桥连接的主要铁路线名称。
修建成兰铁路主要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最初,成兰铁路成都至茂县段的走向有两种方案,一是穿越龙门山,从宝成线青白江站引出后,经什邡,穿龙门山,至下关子设茂县站;二是经过都江堰,从成都枢纽引出至都江堰,后溯岷江河谷走行,经映秀、汶川、南新至茂县。最终选择经什邡段,其原因最可能有哪些?(3分)
分析成兰铁路建设需要克服的困难,并指出修建成兰铁路的意义。
成兰铁路技术含量比较高,而且将属于环保铁路。试简要分析成兰铁路采用“无砟轨道”(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小块的石头。常规铁路都在小块石头的基础上,再铺设枕木或水泥钢轨,但这种铁路不适于列车高速行驶)和大部分区段采用隧道方式的主要原因。
成兰铁路的建设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大熊猫生态环境的影响的?
成兰铁路的修建对于提升兰州市的枢纽城市地位意义重大。试简要分析兰州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阅读阿根廷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阿根廷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北热南冷,中部温和,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潘帕斯草原是世界著名牧区,畜牧业现代化程度高。阿根廷交通运输发达,以首都为中心形成了放射状的交通网络。
1.简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征及其意义。
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著名牧区的有利条件。
3.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东临大西洋,但气候却十分干燥,分析其原因。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
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么趋向?
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3.简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形成的区位条件。
4.研究发现,2005年至2007年经济重心总体向西移动,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在其后2007年至2009年总体也呈现出向西移动;2006年至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先向北后向南移动,经济重心在其后的2007年至2009年也出现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根据这两个事实分别说明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牵引关系。
5.近十年来,经济重心与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空间移动特点与我国推出的重大区域开发战略相关。列举一项我国重大区域开发战略。
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 |
采样点环境状况 |
PM2.5(µg/m3) |
甲 |
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
140 |
乙 |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
160 |
丙 |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
70 |
丁 |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
170 |
戊 |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
340 |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