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市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化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
B.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 |
C.不慎将浓苛性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H2SO4中和并洗涤 |
D.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 |
将0.2mol/LCH3COOK与0.1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CH3COO-)=c(Cl-)=c(H+)>c(CH3COOH) |
B.c(CH3COO-)=c(Cl-)>c(CH3COOH)>c(H+) |
C.c(CH3COO-)>c(Cl-)>c(H+)>c(CH3COOH) |
D.c(CH3COO-)>c(Cl-)>c(CH3COOH)>c(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B.只要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分别相等,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就呈中性 |
C.纯水呈中性是因为水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
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碳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 |
有等体积、等pH的H2SO4、HCl和CH3COOH三种酸溶液,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碱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这三者的关系是
A.V1=V2>V3 | B.V1=V2=V3 | C.V3>V2>V1 | D.V3>V2=V1 |
能说明溶液呈中性的最可靠依据是
A.pH=7 | B.c(H+)=c(OH-) |
C.pH试纸不变色 | D.石蕊试液不变色 |
实验室在配制硫酸铁溶液时,先把硫酸铁晶体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要浓度,如此操作的目的是
A.防止硫酸铁分解 | B.抑制硫酸铁水解 |
C.提高硫酸铁的溶解度 | D.提高溶液的P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