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材料三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包含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4)请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年夏,书商晏海澜发现八股、诗、赋、楷法等科举应试的旧学书籍无人问津,自己的大笔投资折损,于是转而售卖算学、医书等新学书籍,火爆一时。不料,数月之后,新学书籍又无人问津,旧学书籍重新红火,晏氏新书投资又打水漂。这一个案一定程度上折射出

A.清末新政的发展历程 B.晚清出版业受到严厉打击
C.民国读书人的功利性 D.近代教育转型的艰难曲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

A.评议国政是非 B.宣扬理学道统 C.培养科技人才 D.引导地方风俗

宋初,中书省长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浩”(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浩”)负责起草。这一变化

A.精简了官僚机构 B.理顺了职官权责
C.削弱了宰辅权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

西汉初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促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

A.“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
C.“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D.“国家置市易司,笼制百货”

一些史学家常称唐朝为“李朝”、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是

A.战国时期的魏国 B.北魏
C.三国时期的魏国 D.元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