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 B.资本主义代议制文献
C.启蒙运动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D.欧洲古典主义音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的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  )

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权利

2010年10月“合作·交流·发展——多国高校孔子学院论坛”在韩国大邱启明大学举行。(见下图),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对以上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儒家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推崇
D.儒学中的某些思想具有跨越时空的恒久意义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然,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主要说明孔子主张(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得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1)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冷战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材料二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市外交辞令。中国建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方针?
材料三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3)材料三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据所学知识指出时下的“多极”主要包括哪些力量或力量中心?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

美国《新闻周刊》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美国之外的世界正在崛起。下列观点与之不相符的是

A.欧盟成立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B.中国崛起,已成为世界性大国
C.俄罗斯走出低谷,仍在挑战美国的支配地位
D.当今世界和平与动荡并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