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小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 北半球、10月 |
B. | 南半球、5月 |
C. | 北半球、5月 |
D. | 南半球、8月 |
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 | 30°~40° | B. | 45°~55° |
C. | 5°~15° | D. | 60°~70° |
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 | 12月、17时30分 | B. | 9月、17时 |
C. | 6月、4时30分 | D. | 4月、5时 |
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 | 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
B. | 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
C. | 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
D. | 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
该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问题。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
A.1.5℃ | B.2.5℃ | C.15℃ | D.25℃ |
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A.A1 | B.B1 |
C.C1 | D.D1 |
①②两地热力状况为
A.A1>A2 | B.B1>B2 |
C.C1<C2 | D.D1>D2 |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如图),回答问题。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A.a | B.b | C.c | D.d |
当c地昼最长时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
B.北京昼长夜短 |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
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①>② |
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
A.横波、纵波都变快 |
B.横波、纵波都变慢 |
C.横波变快,纵波变慢 |
D.横波变慢,纵波变快 |
下列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
B.岩石圈是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
C.地壳中有软流层 |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