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游览太湖仙岛时,看到了一处景观:太湖仙岛老子像。右图中的人物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A.
|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
C.政治上主张“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 |
D.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著作《大历史不会萎缩》中谈到:“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次集体亮相”带来的影响是()
A.八国联军侵占了东方古国的都城 |
B.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20次,朝贡楚国2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分封制逐渐瓦解 | B.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 |
C.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 D.周王未能实现高度集权 |
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有一篇著名的《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其中讲到:“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只注重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对这两句话的准确理解是()
A.所有雅典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 | B.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
C.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 D.不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将被放逐 |
“最高命令称上谕: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清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B.做好政令的保密工作 |
C.提高行政效率 | D.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
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 D.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