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酵母菌后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含细胞器)。将等量的上清液,沉淀和未经处理的匀浆,依次置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分别进行3项独立的实验,请分析实验的结果。
(1)向3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后,丙管内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甲管是__________,乙管是__________。
(2)向3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乙管内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甲管是__________,丙管是__________。
(3)向支试管分别加入荧光素(能发光的物质),重复实验(1),则丙管__________,甲管__________,乙管__________。
(ll分)
某实验小组将菠菜幼叶和成熟叶的叶圆片,装入含蒸馏水的注射器中,排出叶片内的气体,使叶圆片下沉。然后将叶圆片分别放人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进行实验(NaHC03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且浓度变化对溶液pH的影响忽略不计,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第1片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min),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当NaHC03溶液浓度为1% -4%a时,相同浓度下,幼叶上浮时间均比成熟叶长,表明幼叶的光合作用能力比成熟叶(填“强”或“弱,’)。有人推测幼叶与成熟叶光合作用能力差异可能是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同,为寻求证据,可以用分别提取菠菜幼叶、成熟叶的色素,再用法分离色素,观察并比较二者色素带的宽度及颜色深浅。
(2)在NaHCO3浓度为0%的溶液中,叶圆片直至实验结束仍未上浮,其原因是缺乏NaHC03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当浓度超过5%,叶圆片也不上浮,最可能的原因是浓度过大,导致。
(3)当NaHCO3浓度为3%时,适当提高溶液温度,第一片叶圆片上浮时间延长,该现象不能表明提高后的温度已超过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请说明理由。
(11分)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光生长素的分解和生长素的向下运输。
(2)图c和d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生长素向下运输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
(3)图e和f说明:单侧光照射。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16分)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__ ___和 _____,其中 ______(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_____(填“大”或“小”)。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算_ ________个体。
(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 _。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 _____。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值,单位为106kJ。请据图回答:
(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填写在图中的方框( )内,这部分能量是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②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③还有少数能量被
利用。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简化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条食物链,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2)图中食虫鸟属于消费者、第营养级。
(3)鹰和蛇之间的关系是。(4分)
(4)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图中还缺少。
(5)在“牧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兔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期内会引起的变化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