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符合康德的是
①他是德意志哲学家
②赞成卢梭的“人生而自由”的观点
③主张依据契约建立“主权在民”的国家
④主张“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 D.订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西塞罗曾说:“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按西塞罗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法律应完全遵循多数人意志行事 | B.法律可以剥夺平等这一基本人权 |
| C.法律是人文和理性精神的统一体 | D.法律是解决社会矛盾的万能药方 |
1949年新中国成立,美国不承认新生的人民政权,中美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下列各组政策或口号与上述“开始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时间吻合的是
| A.“求同存异”“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B.“一边倒”“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 |
| C.“另起炉灶”“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断交、废约、撤军” |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扩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国民党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
|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 D.国民党号召国民奋起抗日 |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指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
|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 D.妇女解放的社会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