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河南电视台23岁的记者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为女孩做人工呼吸,但女孩最终没能醒来。曹爱文哭了。曹爱文流泪的照片上网后,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贴,绝大多数人都对曹爱文的行为表示由衷的赞美,更有人称她是“当今中国最美丽的记者”,但也有人认为她放弃采访救人是不务正业。网友对曹爱文的评价表明( )
| A.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
| B.不同的价值观都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
| C.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不同 |
|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
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公共危机应急体系由创建到发展,一次次的在考验中得到磨炼,一次次的在教训总结中不断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聪明的民族,在
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认识是客观对象显现自身的过程
③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推动认识的发展④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 A.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 |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 A.真理是在谬误中产生的 |
| B.只要经过失败就一定能成功 |
| C.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有价值 |
| D.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
改革开放30年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 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
| C.对真理性认识具有反复性和终极性 |
| D.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获得真理 |
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①真理是无条件的②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④真理是具体的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2009年7月22日,发生了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这对我国来说是500年一遇的奇观。在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天文学和物理学发现是利用了日全食的机会做出的,1919年的日全食,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这体现了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B.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