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三:目前,农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要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材料四: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土地流转的新模式有什么经济意义?
(4)结合材料三,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简要说明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5)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扩大农村需求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义。
(6)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什么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月16日举行的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要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发挥宗教在促进我国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有人认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我国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就要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报道,人民最关注的十大问题,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树立政府权威,位列其中。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
(1)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依据是什么?
(2)政府应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

“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这十二个字是对近年来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决策的过程及其结果的真实写照。人们在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步伐,但也发现,还存在着征求公众意见信息宣传乏力、邀请公众参与方式单一、参与内容随意性强等缺陷。
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回答:
1)公民能够参与决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你认为国家应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决策的热情,提升决策质量。

某县是种植西红柿大县,由于该地区西红柿价格连续四年上涨,价格已超过了每斤1.5元。今年农民种植面积猛增了1 000多亩。由于菜农只顾埋头种植,不问销路,坐地为商,结果吃了大亏,今年西红柿上市高峰期,出现了大批西红柿在市场上烂市的现象。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回答:该县西红柿烂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占全国1%的土地、6%的人口、18.5%的GDP、8.4%的进出口总额的长江三角洲,近来,经济融合异常迅猛。然而,酷暑下的“电荒”无疑给一路高歌的长江三角洲经济泼了一瓢冷水,频繁出现的拉闸限电对这一地区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可见,基本建设的“瓶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应该如何应对“电荒”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