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更好地做好“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开展“探究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日周期性”的课题研究。选用的实验材料是洋葱鳞茎和种子,根据研究结果绘出的曲线如下图,其中分裂指数=(分裂期的细胞数/分裂组织的细胞数)×100%=(观察视野中所取样方分裂期细胞的平均数/总细胞平均数)×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探究实验的目的是                                      
(2)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对装片的制作与显微镜使用不做具体细节要求)
实验步骤:
①各取多株已经培养好的(根长约5cm左右)洋葱鳞茎和种子幼苗。
②在一天的        时间段内每隔l小时,取洋葱用显微镜观察分生区细胞并记录在每个装片的视野中所取样方内                          
③以种子幼苗根为材料,重复第二步。
④将记录结果填于表格内,并将表格数据转化为坐标图。
(3)请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表格,用于对其中一种材料的实验的记录和统计。
(4)分析比较图一、二中的曲线,可得出该研究的结论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夏季校园的浅水池塘中生长着多年生草本植物水毛茛,它裸露在空气中的
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它全株有毒,为一般鱼类和水生动物所不食。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拟在池塘中放养专食水毛茛的转基因小金鱼,经过实际调查和科学计算,他们共故养了x尾小金鱼,认为这是该池塘能平衡喂养的最大数量。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是如何进行调查和计算的?
①进行池塘内水毛莨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②计算出_______________ (A);
⑧计算出每尾小金鱼的平均生物量(B);
④按照_______________%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出x="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A、B表示)。
(2)生物兴趣小组用水毛茛的茎尖进行_______________,可获得脱毒苗,体现了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细胞肯定不会发生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从以下四项中选择,填标号)。
①细胞分化 ②细胞脱分化 ⑧染色体变异 ④基因重组
(3)水毛茛与蓝藻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它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说明了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施用植物激素而收获的果实被称为“激素水果”。能促进植物果实发育和防止落花落果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促进青少年性成熟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因此,儿童常吃“激素水果”不会引起性早熟。
(2)下图表示肝细胞所处环境及其有关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①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细胞A中的多糖是_______________ 。
②能促进图中④⑤⑧⑨⑩生理过程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 。
③若是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_______________激素会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图中④⑤⑧的过程。

果蝇是研究遗传学问题的良好材料,请回答:
(1)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对其基因组进行研究应测序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当染色体第二次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个着丝点。
(2)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身(D)的果蝇经过人工诱变可以产生基因突变的个体。
下图表示该突变个体的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上的相关基因。

①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出2种)。
②若只研究眼色,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F1果蝇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 。
③基因型为ddXbXb和DDXBy的果蝇杂交得F1,求F1,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请以遗传图解简要说明。
(3)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即_______________

(1)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与D点相比,B、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示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___________(范围)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2)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①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阶段。
②当在_______________Klx光照强度条件下,甲植物固定CO2的速度为5mg/h.单位叶面积。乙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___________KLx。
③甲种植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则甲种植物数量呈_______________型增长,在_______________时间点其种群数量达到最多。

回答下列与赤霉素的发现过程有关的问题。
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出正常植株高50%以上且结实率大大降低,水稻的这种情况称为“恶苗病”。科学家观察到这种现象之后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探究假设是否正确,科学家设计了实验,实验的大致思路是:用培养液培养赤霉菌,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若这些幼苗___________,则证明假设正确。
此后,其他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液中提取到结晶的赤毒素,要想证明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