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完成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下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
光合作用速度(CO2 mg/100 cm2叶·小时) |
| 1.0 |
-2.0 |
| 3.0 |
+2.0 |
| 5.0 |
+6.0 |
| 7.0 |
+10.0 |
| 8.0 |
+12.0 |
| 10.0 |
+12.0 |
(1)在下侧坐标系上绘出光照强度与该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关系图。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2)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度是(CO2 mg/100 cm2叶·小时)。
(3)在光照强度为________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叶片光合成量和呼吸消耗量相等。
(4)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叶片产生的葡萄糖中________ mg将转化为淀粉。(取小数点后一位)
(5)据图分析,在0~8千勒克司范围内,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__因素影响;超过8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度受________因素影响。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猪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相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过程表明,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情况,产生异常配子①③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图3表示卵原细胞,该卵原细胞经图4形成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则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是 。
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 。
(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冶实验,结果如下: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 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冶的化学成分是 ;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 。
如图一表示发生在小鼠某器官内细胞分裂、分化的过程.该小鼠的三对基因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二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小鼠体内发生图一过程的器官是________,图中h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e、f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细胞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
(3)图一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基因重组发生在__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时期。
(4)根据图二判断,细胞c中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_____________,若图一中h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bbDD,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若该生物产生了一个abdd的生殖细胞,原因是_________。
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1)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 (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与乙图相似的细胞分裂后将产生 。
(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的实验,结果如下: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 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这种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 ;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 。
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长大而要进行分裂呢?科学家认为:细胞要通过它的表面不断地和周围环境或邻近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它就必须有足够的表面积。当细胞的体积由于生长而逐步增大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相对变小,这就会引起细胞的分裂,以恢复其原来的表面积与体积的适宜比例。有人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提供的仪器、材料有变形虫若干、锋利的刀片、显微镜等)。
步骤:
Ⅰ.取大小相等,活性相当的同种变形虫9只,分成A、B、C三组,每组三只。
Ⅱ.处理方法与实验现象
| 处理方法 |
现象 |
|
| A组 |
人工培养,不作任何处理 |
变形虫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分裂增殖 |
| B组 |
人工培养,当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一次性切取一部分细胞质 |
切取细胞质后,三只均不分裂,但增长到一定体积后,三只均又分裂 |
| C组 |
(1)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组的处理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已有的知识请你对C组的现象进行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