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2n=8)的两对性状: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1)一只雄果蝇基因型为BbXaY,减数分裂时产生了一个BbbXa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这些精子受精后,引起后代发生 。
(2)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
红眼长翅 |
红眼残翅 |
白眼长翅 |
白眼残翅 |
雄果蝇 |
3 |
1 |
3 |
1 |
雌果蝇 |
3 |
1 |
0 |
0 |
①推测亲本基因型为 。
②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 ,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
③若要使子代果蝇雌雄各一种眼色,则选作亲本的眼色基因型为 。
图2为动物的克隆研究过程,其中Ⅰ~Ⅶ代表有关过程,a~h代表有关结构或个体。
(1)Ⅰ→Ⅱ→Ⅲ→Ⅳ→Ⅵ过程证明了。
(2)此技术经常采用_________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克隆羊的性状全部像提供细胞核的绵羊吗?。原因是。
质粒能成功转入植物细胞,并将质粒上的一部分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NA中。下图表示利用质粒进行转化获得抗除草剂大豆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过程②将目的基因导入质粒后,需要利用DNA连接酶使质粒与目的基因切口黏合。该过程与质粒上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在组成上还必须含有目的基因、________ 、_______和标记基因。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经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了检测通过④过程获得的幼苗是否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过程④运用了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________和________。
(6)为了获得脱毒的抗除草剂大豆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
(7)过程④采用的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和等育种过程中。
自然界中有一种含有叶绿体的原生动物——眼虫,这说明植物的细胞器同样可以在某些动物细胞中存活。某同学提出问题:“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杂交吗?”他尝试设计出下列具体的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
实验原理:根据眼虫的特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之间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杂交的。实验步骤如下:
(1)①中选的植物材料细胞中,必须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③过程所用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过程除了用电激之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等作为诱导因素。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强调所用的器械的灭菌和无菌操作,原因是各种杂菌可以在培养基上面迅速生长,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________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生长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5)在⑤⑥过程中,通常要添加血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通过对鼠和人控制抗体产生的基因进行拼接,实现了对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生产出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减少、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鼠源杂交瘤抗体就是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中获取,在诱导剂的作用下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在诱导融合方法方面的主要区别是还常用____________诱导融合。
(2)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过程,所以需要用__________培养基筛选,目的是选择出杂交瘤细胞。对筛选出的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 若在体外大规模培养该细胞,首先应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所用培养液应该添加一定量的,此外还要 ________,防止细胞代谢产物对细胞有影响。在培养液中提供5% CO2目的是____________。
(4) 这种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大量制备。临床试验上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____作用,将药物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5)科学家通过基因拼接,将鼠源抗体基因改造成鼠—人嵌合抗体基因,然后导入到鼠淋巴细胞中,改造抗体属于________工程的范畴。
某种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型,其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眼色(B、b)有红眼和白眼两种,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与雄虫不同,雌虫体色的基因型无论为哪种,体色均为黑身。下表是两个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子代性别 |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
|||
灰身、红眼 |
灰身、白眼 |
黑身、红眼 |
黑身、白眼 |
||
甲 |
![]() |
1/8 |
1/8 |
1/8 |
1/8 |
![]() |
O |
O |
1/2 |
O |
|
乙 |
![]() |
O |
3/8 |
O |
1/8 |
![]() |
O |
O |
1/2 |
O |
(1)仅根据_______组的杂交结果,既可判断___________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可判断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若甲组两亲本的体色均为黑色,则亲本体色和眼色基因型是__ ()×__(
)。
(3)乙组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 ()×______(
)。
(4)若只考虑体色遗传,在乙组产生的子代黑身个体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
(5)欲判断种群中一只黑色雌虫的基因型,应选择体色为______色的雄虫与之杂交,通过观察子代中的来判断。
(6)若只考虑眼色的遗传,两亲本杂交,F1代雌雄个体均有两种眼色。让F1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代中白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