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图是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请据图回答:
⑴从中间(根左、芽中、茎右)曲线来看:生长素在 浓度强烈地促进芽的生长,但这个浓度却抑制 的生长。
(2)以上现象说明了 。
(3)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耐受性 ﹥ ﹥ 。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请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与图④BC段相对应的细胞有_______(填序号),人体细胞中一定含两条Y染色体的时期在图④的______段。
(2)图④中AB段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图⑤中Ⅱ与Ⅲ的分离发生在图④的______段。
(3)正常情况下,图②所代表的生物的一个性母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种。
(4)图①细胞和图③细胞所代表的生物是否是同一种生物?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图③细胞所代表的生物,其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有________条。
(5)人的神经干细胞________(能、不能)发生如图②④所示的生理过程,原因是______。
(6)某生物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的分裂如图①,据你所知该生物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甲、乙病分别属于(填字母)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E.伴Y染色体遗传 |
(2)Ⅱ5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两病都不患的概率是 。
下图甲、乙是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离心处理,根据试管中DNA的分布位置和含量多少来探究DNA复制方式的过程图解。图甲是有关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图乙是有关实验过程,请仔细读图后回答有关DNA复制的问题。
(1)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期,通过该实验中的b过程可以推测DNA的复制方式不可能是 ,而可能是 。
(2)若弥散复制模型排除后,把繁殖一代(b组)的DNA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 (填能、不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原因是 。
(3)据第三步(c组)的结果推测DNA复制为哪种模型? 。这是因为:
若为全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 (填位置和比例)位置。
若为半保留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 (填位置和比例)位置。若为弥散复制,则离心后试管中DNA 位置。
毛角蛋白Ⅱ型中间丝(KIFⅡ)基因与绒山羊的羊绒质量密切相关。获得转KIFⅡ基因的高绒质绒山羊的简单流程如图。
(1)过程①中最常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__,所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__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②中,用_____________处理将皮肤组织块分散成单个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将成纤维细胞置于5%CO2的气体环境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③中,用_________________处理以获取更多的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在核移植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4)从重组细胞到早期胚胎过程中所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在胚胎移植前,通过_______________技术可获得较多胚胎。
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类群、物种数和生物量 |
调查结果 |
||
2007年(养殖前) |
2010年(养殖后) |
||
水生高等植物 |
物种数 |
13 |
5 |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
560 |
20 |
|
浮游藻类 |
物种数 |
11 |
20 |
生物量(干重g/m2) |
2 |
10 |
|
鱼类 |
物种数 |
15 |
8 |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
30 |
750 |
|
虾、贝等 小型动物 |
物种数 |
25 |
8 |
生物量(湿重kg/1000m2) |
55 |
13 |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推测,与2007年相比,2010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