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南部的伊卡省2007年8月15日晚18点42分(北京时间16日早7点42分)发生里氏7.5级强烈地震(如图),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秘鲁的位置是( )
A.位于太平洋西岸 | B.濒临大西洋 |
C.位于非洲 | D.位于西半球 |
2.秘鲁多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
B.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相撞挤压处 |
C.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处 |
D.地形复杂,多高山 |
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8,回答问题。对图中a、b、c、d各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A.a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
B.b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c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
D.d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四界线中最能体现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的是()
A.a界线 | B.b界线 |
C.c界线 | D.d界线 |
图中a、b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A.牧区、农耕区 | B.干旱区、半干旱区 |
C.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 D.发达区、欠发达区 |
全球服务外包指的是公司通过签订服务外包协议/合同,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剥离出来,交给专业服务提供商,由其提供有偿专业服务,从而使自身得以专注于核心业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其转移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支持。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读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图7),回答 问题。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 | B.大量廉价劳动力 |
C.便利的交通 | D.教育水平较高 |
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信息网络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 B.自然资源丰富 |
C.便利的交通 | D.消费市场广大 |
区域行业分工指数可大致衡量区域分工的程度。指数值越高,两地区的行业差异性越大,反之则两地区产业相同性越大。读表1完成问题。
表1环渤海地区分工指数
1997年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北京 |
0.393 |
0.684 |
0.785 |
0.528 |
天津 |
0.688 |
0.653 |
0.519 |
|
河北 |
0.387 |
0.463 |
||
山东 |
0.546 |
|||
2001年 |
天津 |
河北 |
山东 |
辽宁 |
北京 |
0.437 |
0.908 |
0.938 |
0.753 |
天津 |
0.691 |
0.738 |
0.678 |
|
河北 |
0.519 |
0.530 |
||
山东 |
0.728 |
与北京产业结构最为相似的省级行政区是()
A.天津 | B.河北 | C.山东 | D.辽宁 |
1997—2001年,分工指数的变化说明环渤海地区()
A.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 | B.产业结构趋于一致 |
C.经济发展速度都在加快 | D.内部竞争更加激烈 |
读图6,回答问题。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 B.M为能源 ,N为技术 |
C.M为技术,N为资金 |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
若M为钢铁厂,其转栘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 D.带动乙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图5),回答问题.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 B.汽车工业不宜与相关工业集聚 |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
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
A.原料、燃料丰富 | B.分布集中,工业投人少 |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 D.重视科技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