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中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材料1: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材料2: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
(1)读材料1和图甲,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自然因素及原因。
(2)根据材料2和图乙丙,“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分析原因。
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平面年平均水温(0°C)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海区位于半球(南或北)。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气候。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 )(双项选择)
A.欧洲西侧中纬海区 B.北美西侧中纬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海区 D.南美西侧中纬海区
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
(3)河流甲、乙位于我国,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它们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
A.西北、东北 | B.西南、东北 |
C.西北、东南 | D.东北、西北 |
【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环境保护】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b图中A、B、C为a图中甲、乙、丙三个监测站的分布位置,c图为该地区风频,则合理的匹配是
A.甲 乙 丙 B.丙 甲 乙
C.甲 丙 乙 D.乙 丙 甲
(2)简述a图中显示混浊天气日数的季节特征及成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一:图为2010年4月3日西南地区气象干旱监测分布图:
材料二: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势高差大,地貌形态奇特,盆地(坝子)面积小,水热及煤、铁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民族多、分布广。随着木浆造纸工业的发展,按树和其他一些速生树种取代云贵高原亚热带山地的天然林和高原植被。
分析图示地区近年来常形成旱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