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今年将在安徽省开展一种新的转基因稻米的商业化种植,这是继转基因棉花之后又一获准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时,需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提取出抗虫基因,“放入”棉花细胞中与棉花DNA结合起来并发挥作用。为防止棉铃虫对单一杀虫蛋白产生抗性,科学家们又研制成功能同时产生两种杀虫蛋白的双价抗虫棉,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双价抗虫棉的商业化。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进行基因操作“四步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切割抗虫基因所用的工具主要存在于中,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育抗虫棉时,对目的基因作了适当的修饰,使目的基因在棉花植株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表达,以防止害虫侵害。这种对目的基因所作的修饰发生在
A.内含子            B.外显子                   C.编码区            D.非编码区
(4)棉铃虫食抗虫棉叶片后死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农业防治害虫新理念是:将害虫数量控制在不危害农作物的较低水平,而不是杀灭害虫。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率
C.使食虫鸟有虫可食                             D.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病的问题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D-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为,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仅考虑甲乙两病基因,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4. 5号基因型是
5.1号与2号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1997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请据图回答:

1.首先根据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原胰岛素mRNA上的碱基序列,再根据原则,用人工方法合成⑧DNA,通过这一过程获得了基因。
2.图中①从大肠杆菌的细胞中提取,过程②须用酶切割。
3.图中⑤表示的是的过程,图中③表示的是分子。
4.④过程表示将分子导入细胞。
5.若用两种识别切割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和F从基因组DNA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粒pZHZ1(3.7kb,1kb=1000对碱基)上相应的E—F区域 (0.2kb),操作过程见下图,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pZHZ2___________。

A.既能被E也能被F切开 B.能被E但不能被F切开
C.既不能被E也不能被F切开 D.能被F但不能被E切开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确保了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1和女孩2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时期。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时期。
2.这对夫妇中的妻子的某个细胞处在图2的F时期时,其中染色体与DNA的数目分别是条和条。这对夫妇中的丈夫的某个细胞处在图2的B时期时,其中染色体与DNA的数目分别是条和条。
3.图3中过程X是____,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此方式与图2所示分裂方式相比较,本质的区别是此方式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
4.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形成了____个受精卵。若胚胎1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则胚胎2染色体组成为

下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生命调节和代谢的问题。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物质b表示,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c控制d形成的过程一定消耗的有机物是,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
3.寒冷时甲通过分泌a促进乙释 放b,进一步促进丙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填图中器官)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调节。
4.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见B图),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
5.B图显示的是个细胞的部分结构。⑥一般是神经元的部分的细胞膜。
6.激素传递信息的速度比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慢,原因在于前者

回答关于“生命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方面的问题
I.下面是有关植物代谢活动的简图。下图表示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

1.图中乙生理过程所发生的场所是
2.图甲过程中,B物质是_________;乙过程中,A被利用发生的场所是。在①②③④过程中消耗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
3.将番茄装在密闭容器中,一直给予适宜温度和光照。通入14CO2,当反应时间为0.5s时,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中;反应时间为5s时,14C出现在糖类 中。该实验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条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该实验运用了技术。若改变某实验条件发现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快速升高,此时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
II.下图表示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所示)。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6-B所示曲线。装置刻度管中的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______点。
2.在实验过程中的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24
29
32
34
……

表不同时间液滴的刻度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图B曲线的段获得的。与b点相比,a点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如果要测定该植物真正光合作用的速率,该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III.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某双子叶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结果如右表。表中负值表示二氧化碳释放量,正值表示二氧化碳吸收量。

在一天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10千勒克司光照下10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l00cm2叶片储存的葡萄糖是______mg。(取小数点后一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