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摩擦力之后,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测出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研究的过程如下:研究小组通过观察沙堆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由漏斗落下的细沙总是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小圆锥体,继续下落时,细沙沿圆锥体表面下滑,当圆锥体的母线与底面夹角达到一定角度时,细沙不再下滑,如图所示.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小组得出结论:沙堆的形成与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有关.该小组只用一把皮卷尺就测出了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1)该小组必须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
(2)动摩擦因数与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下面是在测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纪录的六组数据。根据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如图的U—I图像,由图像知,待测电池的电动势为,内阻为。
I/A |
0.10 |
0.15 |
0.25 |
0.37 |
0.40 |
0.50 |
U/V |
1.38 |
1.34 |
1.25 |
1.15 |
1.20 |
1.05 |
一个小灯泡上标有“6V,0.2A”字样,现要描绘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压表(0~5V,内阻1.5kΩ) B.电压表(0~10V,内阻3.0kΩ)
C.电流表(0~0.3A,内阻2.0Ω)D.电流表(0~0.6A,内阻1.0Ω)
E.滑动变阻器(10Ω,2A) F.滑动变阻器(100Ω,0.5A)
G.学生电源(直流9V),还有开关、导线等.
①实验中所用的电压表应选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
②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压从0开始测量.
③将实物按你所选择的电路连接起来。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
B. | 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
C. | 在探 ![]() ![]() ![]() |
D. | 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
(3)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
F/N |
a/m·s-2 |
0.20 |
0.10 |
0.30 |
0.20 |
0.40 |
0.28 |
0.50 |
0.![]() |
0.60 |
0.52 |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的图象。
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 。 .
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s. 经测量知道AB=2.20cm,BC=3.80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等于__▲__ m/s2。
在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使用(选填“直流”或 “交流”)电源,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图示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A、B、C、D为四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s.经测量知道AB=2.20cm,BC=3.80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等于_______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