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大陆局部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雨季最长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6.修建图中铁路时,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有
A.河流、山地 B.山地、地质灾害
C.河流、气象灾害 D.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目前,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世界著名十大电脑公司之一的某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的电脑将加价。现在,东莞约有3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阅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完成20~21题: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交通便捷,劳力廉价 | B.高校众多,技术先进 |
C.地形平坦,气候优越 | D.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
大量电脑生产企业在东莞投资建厂,不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 | B.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
C.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 D.吸引大量移民迁入 |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17-19题。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
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
进入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A.原料、燃料丰富 |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 D.重视科技投入 |
各工业区位因素对不同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程度不同。下列四种工业区住选择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区位因素对相应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回答 15~16题。下列工厂区位选择模式与图示相符的是()
A.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 ③电脑装配厂 ④玻璃厂 |
B.①彩印厂 ②造船厂 ③纺织厂 ④皮革厂 |
C.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家具厂 ④烤烟厂 |
D.①啤酒厂 ②炼铝厂 ③巢丝厂 ④制糖厂 |
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模式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郊区工农业布局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城区),读图后回答 13~14题。如果该城市甲乙丙丁四处均是有空气污染的工厂,这种工业布局最合适的地区是 ( )
A.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
B.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
C.北纬30°-50°之间的中国东部沿海 |
D.北纬10°-25°之间的印度半岛 |
如果图中①②③代表城市近郊到远郊的农业用地,合理的
农业布局是()
A.①蔬菜、乳肉、禽蛋基地 ②水果基地 ③粮食基地 |
B.①蔬菜、乳肉、禽蛋基地 ②粮食基地 ③水果基地 |
C.①粮食基地②水果基地 ③蔬菜、乳肉、禽蛋基地 |
D.①水果基地②蔬菜、乳肉、禽蛋基地 ③粮食基地 |
下表反映了广东、重庆、新疆和山西四个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四种环境问题发生的强度,表中☆号越多表示灾害强度越大.据此回答11一12题。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酸雨 | B.乙代表水土流失 |
C.丙代表荒漠化 | D.丁代表寒潮 |
治理乙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B.开展小流域治理
C.推广洁净煤技术
D.改良种植品种,增加作物的抗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