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反映了广东、重庆、新疆和山西四个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四种环境问题发生的强度,表中☆号越多表示灾害强度越大.据此回答11一12题。

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代表酸雨 B.乙代表水土流失
C.丙代表荒漠化 D.丁代表寒潮

治理乙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B.开展小流域治理
C.推广洁净煤技术                        
D.改良种植品种,增加作物的抗寒能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地形为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水稻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给某一特定市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有一块土地离城市(消费市场)3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的两种作物是( )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读“我国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N点房价不同于周围地区的原因可能是( )

A.临近风景点 B.临近商业中心
C.距市中区较远 D.交通不便

E点与F房价最大差值可能是( )

A.2000 B.3000 C.2900 D.2800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②降水的差异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黄麻 B.油橄榄、春小麦
C.花生、甜菜 D.棉花、天然橡胶

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Z-X-X-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
B.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较慢
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

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

A.1953-1964年 B.1964-1982年
C.1990-2000年 D.2000-2010年

读南半球某区域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势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按照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地形剖面的排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③①

该山地降水量最多的地方,7月气温大约为( )

A.-15℃ B.-5℃ C.0℃ D.10℃

对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阳坡,且雪线低 B.甲为阳坡,且雪线高
C.乙为阳坡,且雪线低 D.乙为阳坡,且雪线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