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aBbCc×AABbcc的杂交中,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请回答:
(1)AaBbCc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_________种,其中显性基因ABC的配子占全部配子种类的几率是_________;
(2)这两个亲本杂交后代中有_________基因型,AABBCC基因型所占的几率为_________;
(3)这两个亲本杂交后代中有_________种表现型,ABC表现型所占的几率为_________。
人的红细胞内充满了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Fe2+的蛋白质,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血红蛋白有关。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也没有细胞器,其寿命只有120天左右。请根据红细胞的功能回答:
(1)血红蛋白含Fe2+,说明无机物是的重要组成成分。
(2)血红蛋白与氧气易结合,也易分离,体现了蛋白质有 的作用。
(3)红细胞内有两个缓冲对KHCO3/H2CO3和K2HPO4/KH2PO4,当红细胞产生了酸物质,由KHCO3和K2HPO4中和,当红细胞产生了碱性物质则由H2CO3和KH2PO4中和,这样红细胞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以上事实说明了无机盐对维持有重要作用。
(4)如果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红细膜的速率,请根据回答:
①红细胞吸收氧气可用______ 图表示。
②图b中B点曲线不再上升,是受_____限制。
③图b与a比较,主要特点是需消耗____,这种物质主要是通过红细胞的___________呼吸得到的。
(5)下列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红细胞吸收K+的速度随着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
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甲乙两种病中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请分析回答:
⑴属于伴性遗传的是病.
⑵Ⅰ2的基因型是.
⑶Ⅰ2有5万个精原细胞,若全部发育,则理论上能产生含有显性基因的Y型精子 ___________个.
⑷若Ⅱ3与Ⅱ4婚配,生了一个同时患有两种病的男孩,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氧气浓度为15%)、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两种物质,请写出在光反应中形成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图甲中a曲线A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细胞呼吸有关曲线的数据需在___________条件下测量。
(3)由图丙可知,40℃时,植物体________ __(填“能”或“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的状态可用图甲中________(填“A”、“B”或“C”)点表示。
(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___ 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_____℃最佳。
(5)绘制有关曲线图:图甲中光合作用强度是用CO2吸收量(mol/h)表示的,如果改为O2的吸收量(mol/h)表示,请在图甲中再绘出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下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_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 _(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细胞器除叶绿体、线粒体外,还有、。
(4)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右图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5)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6)此细胞中,含有胸腺嘧啶且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___(填序号)。
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富集条件可根据所需分离的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许多方面。图2—3—3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
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_______________,碳源为________________
(3)①一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微生物。
(5)⑥为________________组,⑦为________________组,设置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⑤→⑥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污染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