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D四支试管内都加入一定量的水和ATP,都加入若干种酶,另外( )
A.加入DNA,脱氧核苷酸 B.加入RNA,脱氧核苷酸
C.加入DNA,核糖核苷酸 D.加入RNA,核糖核苷酸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据分析,A、B内产物相同,但A管内是_________过程;B管内是_________过程。
(2)据分析,C、D管内产物相同,但C管内是_________过程;D管内是_________过程。
(3)加入C管内DNA有60对碱基,那么,C管内产物中最多含有_________个碱基,相当于遗传密码_________个。
(4)B与A相比,必须有_________酶。
(1)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与D点相比,B、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示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在___________(范围)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2)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①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阶段。
②当在_______________Klx光照强度条件下,甲植物固定CO2的速度为5mg/h.单位叶面积。乙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___________KLx。
③甲种植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则甲种植物数量呈_______________型增长,在_______________时间点其种群数量达到最多。
回答下列与赤霉素的发现过程有关的问题。
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出正常植株高50%以上且结实率大大降低,水稻的这种情况称为“恶苗病”。科学家观察到这种现象之后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探究假设是否正确,科学家设计了实验,实验的大致思路是:用培养液培养赤霉菌,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若这些幼苗___________,则证明假设正确。
此后,其他科学家从赤霉菌培养液中提取到结晶的赤毒素,要想证明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为比较甲植物和乙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体积为10L)中,给予充足的光照,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比较AB段甲、乙两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则甲_________乙(大于、小于、等于)。
(2)若甲、乙植物是大豆和玉米,则乙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C点时乙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A点到C点,乙植物积累的葡萄糖量为_________________克。
牛的有角和无角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为了研究牛角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某牛群做了如下实验:
请根据上表,回答相关问题:
(1)有角性状由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基因控制。
(2)第3组实验后代出现____________现象,且比值接近__________________。
(3)第1、4组实验的杂交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但第1组子代来出现特定比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牛群中发现一头一侧有角一侧无角的公牛·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5)运用______________方法分析第3、4组实验结果,可判定牛角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请写出第3组实验的遗传图解。
信息分子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物质,在细胞代谢中只起信号作用而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完成与受体的结合后,信息分子就会在相应酶的作用下分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物质1是___________。胰岛B细胞以及____________构成效应器。
(2)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发生的细胞反应所形成的细胞为_____________。二次免疫反应与第一次相比更为强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物质2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
(4)若某种有毒物质抑制神经兴奋时所分泌物质1的分解,则胰岛B细胞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