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下图的观察,有以下几种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温度下,不论何种水溶液中c(H+)·c(OH-)乘积相等,即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常数 |
| B.若醋酸钠溶液中c(Na+)=c(CH3COO-),则溶液中的c(H+)=c(OH-) |
| C.如果定义pOH=-lg[c(OH-)]时,则该温度下某水溶液中的pOH和pH之和等于14 |
| D.某水溶液由于条件的改变,如果氢离子浓度变小,则氢氧根离子浓度一定变大 |
以一个丁基(
取代菲分子(如右图)中的一个氢原子,所得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
| A.4 | B.5 | C.9 | D.20 |

在卤代烃RCH2CH2X中化学键如右,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
| B.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
| C.当该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
| D.当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
X、Y、Z、W都是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和Z同主族,Y、Z、W同周期,Y的原子半径是所处周期中最大的, W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X与W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8。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 | B.Z一定是金属元素 |
| C.非金属性:W﹥X | D.Y与W的最高正价之和为8 |
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O溶液,振荡,溶液变蓝。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氧化性:ClO->I2 |
| B.蓝色逐渐消失说明Na2SO3具有漂白性 |
| C.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 D.向新制氯水中加入足量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
下列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 |
B.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
C.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
D.n CH2=CH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