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
母本 |
父本 |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
一 |
子叶深绿不抗病 |
子叶浅绿抗病 |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
二 |
子叶深绿不抗病 |
子叶浅绿抗病 |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
①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组合二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③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④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⑤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①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DNA分子时,使用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的检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请你以该芽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
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
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 |
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 |
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
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
扦插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成活,因为
A.芽能发育成茎和叶 |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
C.芽能产生生长素 |
D.芽能供应生根所需的有机营养 |
右图为人体某特异性免疫反应示意图,其中X代表的细胞是
A.靶细胞 |
B.效应T细胞 |
C.吞噬细胞 |
D.效应B细胞(浆细胞) |
某人接种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 B.效应T细胞 |
C.浆细胞 | D.记忆细胞 |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联系的
A.神经递质 | B.水 |
C.葡萄糖 | D.矿质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