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分)
(1)据研究,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有 和 等。试分析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8分)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6分)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 。
(3)目前,非洲严重缺粮的原因是 ,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 ,理由是 。(4分)
(4)目然界中的哪些过程可以捎耗C02?(3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塔里木河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全长2486千米,自西向东蜿蜓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来自于冰山的融水含沙量大,河水很不稳定。流域人口825.7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5 %,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也是库尔勒香梨、杏、薄皮核桃、石榴、无花果等南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
资料二塔里木盆地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资料三塔里木河流域内干旱少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长期以来,气候变化和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加上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导致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威胁到中国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系统。
(1)塔里木河流域最重要的两种矿产资源是?
(2)读“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与聚落分布图”,说出塔里木河流域聚落与交通线分布特点。
(3)根据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该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对策。
读“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1)简述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积温分布呈现的规律,分析B处积温最低、年降水量最大的主要原因。
(2)东北地区是我国比较稳定的、商品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小麦、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细粮作物。试分析说明图中C、D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品种以及其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
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试述波河流域图所示地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
(3)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你的建议?
阅读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C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A、B、C所在自然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该地区自A到C,自然景观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小题。下列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A.广泛种植水稻 | B.水运发达 |
C.冬季河流结冰 | D.雨热同期 |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 B.水分 |
C.土壤 | D.热量 |
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
B.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
D.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 |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沙漠化严重 |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