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条小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过了5年。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的和尚没在意。哪知第二天、第三天、每四天……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左边山上的和尚都没有下山挑水,右边山上的和尚急了,他爬上左边那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只见他的老朋友正在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喝水?”左边山上的和尚带他进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水来了,当然不必再去山下挑水了。”
如果我们把握住空闲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已的井,培养自已另一方面的实力。这样,当我们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时,我们依然会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以“抓住空闲,累积成功”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话题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树上有一只很诱人的苹果熟了。因为太高,踮起脚都够不着,只好搬来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苹果突然脱枝而落,摔在地上,“啪”,成了一团苹果泥。这便是生活中所谓的无奈——眼看到手,却又失去。但不算白费力,至少我知道了这只苹果不属于我。如果这时从木梯上下来,再去摘其他树上的苹果也不算晚。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从本质上讲,都是成功的。
  要求:(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 兴 杂 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透霹个人相关信息。
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超负荷的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帆布衣服,陈旧却整洁,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富人的代表,而清洁工是穷人的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敌视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富人羡慕起穷人来。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理科)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爱国首先要爱自己的同胞,扶危济困、匡扶正义,而不能“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
   ——“爱国”是个好词,该不该爱国不是一个问题,怎样才是爱国,一些时候却成了一个问题。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见闻或思考、见解?请根据以上材料所给的信息,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作文(文科做18题,理科做19题)
(文科)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决定这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朱永新
请根据以上材料所给的信息,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