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 A. | 实业救国 | B. | 工商皆本 | C. | 重利轻义 | D. | 重商轻农 |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明清两朝实施的“改土归流”,其正确的含义是
| A.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 B.对地方官员实行“三岁一易”的流动制度 |
| C.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代替土司长官 | D.设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 |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
|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
|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
|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某位学者描述明朝内阁制“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实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阁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 B.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 |
|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 D.内阁为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及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文中的“我朝”应是
| A.唐代 | B.元代 | C.明代 | D.清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