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的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的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            分裂的  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        。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重组技术最大的特点是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             。
(4)“人工进化”与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群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突变型白眼雄果蝇,让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产生的F1全为红眼果蝇,性别有雌有雄,现已知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W与w控制,且红眼对白眼为完全显性,请利用上述材料(即野生型红眼果蝇,突变型白眼雄果蝇,F1红眼果蝇),选择亲本,设计实验方案,只做二代杂交实验,探究控制红眼与白眼这一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只要求写出进行两代杂交所选亲本的来源及表现型,及预测最终杂交的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
(1)、第一代杂交实验母本雌果蝇,父本雄果蝇。
第二代杂交实验母本雌果蝇,父本雄果蝇。
(2)、实验结果预测
1
结论:
2
结论:

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色盲基因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2)若在X染色体的Ⅰ片段上有一基因“E”,则在Y染色体的Ⅰ片段的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下图表示小鼠细胞内某基因表达时的部分生理过程。

(1)小鼠细胞中可进行如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有,合成丙物质除需图中乙作模板外,还需
(2)以乙为模板形成丙的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是
(3)图中甲的名称是,它在该图中的移动方向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感受器的应为标号    ,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
内电位变化为            。刺激结构④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
      ,该结构在组成上包括          
(2)只破坏图1中的结构③,利用电刺激设备,通过观察⑤的反应,如何判断②和④
在反射弧中的功能?

(3)图1中,提供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必要的实验用具,设计实验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单向传递,简要的实验步骤是:

下图甲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叶片吸收和释放气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假定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图乙和图丙表示天气晴朗时某作物一昼夜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点和A点相比较,B点叶肉细胞中特有的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是是     。光照强度由A到C范围内,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植物体合成有机物的速率    ,C3化合物的量    。(增加、减少)。
(2)用生长旺盛的水稻叶片提取和分离叶绿素时,在滤纸条上色带最宽的色素是    
(3)图乙和丙中,最可能代表夏季一昼夜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情况的是图    
(4)图乙中,作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是   。S1、S2、S3表示曲线与时间轴之间围成的面积,已知该作物能正常生长,则S1、S2、S3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5)图丙中,时间D—E内二氧化碳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
(6)光合产物从叶片中输出的快慢影响叶片的光合速率。若摘除花或果实,叶片光合速率随之降低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