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属________________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之比为________。
(2)图B处于____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做________。
(3)图C细胞有__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II.如下图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_____期,B与b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期。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能量 |
3.56 |
12.8 |
10.30 |
0.48 |
226.50 |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和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
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
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
(3)在特异性免疫中,
细胞可产生因子,收到抗原刺激的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
浓度为
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
浓度在
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
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2)
浓度大于
时,曲线
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在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3)当环境中
浓度小于
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
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
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某研究者用抗原(
)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
),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
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的
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
淋巴细胞的是小鼠,理由是。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廇细胞外,可能还有,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
(3)杂交瘤细胞中有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条。
(4)未融合的
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
)时,
可与纤维素形成色复合物。用含有
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培养基乙(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