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运用动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实现基因定位。研究发现:
用人体细胞与小鼠体细胞进行杂交得到的杂种细胞含有双方的染
色体。杂种细胞在持续分裂过程中保留鼠的染色体而人类染色体则
会逐渐丢失,最后只剩一条或几条。右图表示人的缺乏HGPRT酶突
变细胞株(HGPRT-)和小鼠的缺乏TK酶细胞株(TK-)融合 后并在HAT
培养液中培养的过程,结果表明最终人的染色体在融合细胞中仅存有
3号染色体或17号染色体或两者都有。已知只有同时具有HGPRT
酶和TK酶的融合细胞才可在HAT培养液中长期存活与繁殖。
(1)体细胞杂交克服了            ,过程①常用的生物方法是
             
(2)过程②中,为了防止细菌的污染,所用培养液应该添加一定量的     
此外还要定期用         处理细胞,使贴壁生长的细胞脱落形成细胞悬液。
(3)从培养过程看,HAT培养液不仅能提供养料,还起              作用。
(4)从图示结果看,可以确定人的          基因位于            号染色体;该方法可以对鼠基因定位吗?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2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ab 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 c 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 d 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 a 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 b 刺激骨骼肌,(能活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 a 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 a 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
①如果,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表明部位 d 受损。

在春末晴朗白天,重庆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和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见题(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 a 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 C 3 C 5 化和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 C 3 C 5 );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或浅)

(2)曲线 b 的峰值低于曲线 a ,其中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 C O 2 含量)。曲线 c 高于曲线 b ,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用于 C O 2 还原;若在棚内利用豆料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 a ,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较高。

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易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


(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下列分子或结构中(多选)。

A.

核糖

B.

ATP

C.

核糖体

D.

核膜

(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表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
(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较高。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

据图回答:
植酸酶(Ⅰ/Ⅱ)属于分泌蛋白。
若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体现在
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右图为测定结果。
图中的自变量可为(答一种);
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来表示。
(5)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
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

据图回答:
图中基因组文库(小于/等于/大于) cDNA 文库。
B B过程需要的酶是 AC 过程中(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
目的基因Ⅰ和Ⅱ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分离外,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
为模板直接进行 PCR 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
(6)已获得的转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形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

采用上图育种过程,需从代开始筛选,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选留植株多代自交,经筛选可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性。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左表为 A 型和 O 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右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

血型
A
红细胞裂面A抗原

抗原决定基因
(显性)
O

(隐性)

据图表回答问题:
(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2)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①II-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母婴血型不合(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②II-2的溶血症状较II-1严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II-2溶血加重。
③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
(3)若II-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 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的垂体个数。

月份
9-12
1-2
3
4
垂体个数
5
4
3
2

请回答问题:
⑴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从蛙卵的程度看,其原因是
⑵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可作用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⑶如果向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原因是
⑷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调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