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狭隘掎角人心向悖戴罪立功 |
B.黯淡疲惫专横跋扈稗官野史 |
C.轩昂贬谪事半功倍桀骜不驯 |
D.毁谤澄清风靡一时百战不殆 |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
A. |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 |
B. |
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 |
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
表1 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 单位:吨
年份 |
铁砂产量 |
铁砂及生铁输出量 |
钢铁消费量 |
钢铁输入量 |
1931 |
1 840 279 |
831 652 |
804 000 |
557 625 |
1932 |
1 839 212 |
758 441 |
404 000 |
430 655 |
1933 |
1 903 466 |
992 521 |
694 000 |
525 673 |
1934 |
2 135 031 |
864 107 |
770 000 |
617 726 |
根据表1可知,当时( )
A. |
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
B. |
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
C. |
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
D. |
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
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 )
A. |
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B. |
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 |
C. |
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 |
D. |
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
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 )
A. |
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
B. |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C. |
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 |
D. |
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