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核糖体和内质网完成起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很快连续取样,并分离核糖体的内质网。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的内质网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放射性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大量积累,最可能的解释是                          
(2)放射性氨基酸继在核糖体上积累之后,在内质网中也出现,且数目不断增多,最可能的解释是                                                     。
(3)实验中,培养液相当于细胞中的                  。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作答。

基因
基因所在染色体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
临床表现
A
第14号
β-肌球蛋白重链
轻度至重度,发病早
B
第11号
肌球蛋白结合蛋白
轻度至重度,发病晚
C
第1号
肌钙蛋白T2
轻度肥厚,易猝死

(1)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一对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_______种。
( 2)若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发生突变,能够产生与之对应的_______基因。若该突变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来控制生物体性状。
(3)已知A基因含23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A:C:T:G=1:2:3:4。用PCR扩增时,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_______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温度降低到55℃的目的是_______。
(4)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别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能合成不同的蛋白质,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当其作用于_______(结构)时,能抑制该结构分泌相关激素,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

下图1表示某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的部分片段,其中a、b、c分别表示该基因片段中特定的碱基对。图2表示该细菌细胞内DNA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2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在真核细胞内,核基因控制的该过程发生在同一场所的是(选填序号)。过程①的产物分子中只有一条单链是新合成的,因此这种合成方式被称为____。过程②需要催化。完成③时,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
(2)基因突变是由于,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若图1中基因位点a的碱基对变为,位点b的碱基对变为,位点c的碱基对变为,则其中位点的突变对生物性状表现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
(3)若将此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根细胞中,欲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应将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在含的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中。抗除草剂基因能在大豆细胞中表达说明

干细胞中c – Myc(原癌基因)、KIf4(抑癌基因)、Sox2和Oct-3/4等基因处于活跃表达状态,Oct-3/4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3/4、Sox2、c-Myc和Klf4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Oct-3/4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处于状态。依据上图所示的原理,体细胞癌变是____等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在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____过程。
(2)研究人员利用小鼠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进一步诱导又获得了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iPS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作
(3)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转变成多功能iPS细胞的过程中,应用了_技术。
(4)若利用病人自己的体细胞诱导成iPS细胞后,再诱导其发育成为所需要的组织器官,可以解决异体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人体的排异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这两种免疫应答过程都包括:机体对的特异性识别;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____产生淋巴细胞群;淋巴细胞群分化形成

叶片表面的气孔是由保卫细胞构成的特殊结构,是气体出入植物体的主要通道。气孔能通过开闭运动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响应。请分析回答:
(1)气孔的开闭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的进行。研究表明,气孔的开闭可能与乙烯有关,乙烯是植物体产生的激素,具有____等作用。
(2)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图l所示。

①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
②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____,且随浓度增加____。
③用浓度为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做出以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
(3)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 (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实验I、III结果说明,有乙烯时;实验II、Ⅳ结果说明,有乙烯时,加入cPTIO后
②由图2所示结果可以推测____。

图1表示的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H2O2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关系图,图2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个装置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图1中AB段说明反应速率大小主要与有关,对应图2中的实验装置如何设计
(2)如果图2装置中放入的是经高温处理过的土豆片,实验现象是,原因是
(3)实验过程中温度、pH等保持不变,形成曲线a与曲线b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将图2装置中含有新鲜土豆片的烧瓶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水浴锅中,定时记录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的气体量,绘制出的温度对H2O2酶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图不够科学,其原因是
(4)曲线b在B点后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曲线C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