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北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A为     山脉,其以东的自然带是             带。
(2)B地东部的自然带是      带,该地区所属的地形区为      
(3)C地为     盆地,其自然带是             带。
(4)A-C的变化,体现了大陆自然带的     地带性规律,这种分布规律主要以    条件为基础的。
(5)C北侧的天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地带性规律,这反映了从山麓到山顶的       状况差异很大。
(6)C处盆地四周出现的环状绿洲,应属     地带性。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2-11中A、B、C、D点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

(1)在A、B、C、D点上精确测定水的沸点时,则A、B点为99. 95℃,在C、D点为99.80℃,试回答下列问题:(沸点越高,气压越高)

图2-11
①用箭头表示O点处的风向,海平面上的摩擦因素可略去不计。
②试写出①题的解答理由:
③如果考虑摩擦力O点将吹什么方向的风
(2)假设A、B、C、D四点沸点全部为99.80°,O点的沸点为99.95°,则O点垂直方向上盛行气流。天气以为主。

读图2-10回答:

图2-10
(1)简答: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的原因?
(2)在图中用粗线标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的方向。
(3)这种热力环流称城市风。若在郊区甲地建设卫星城或建设有大量排出大气污染物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4)广州市近年来在郊区封山育林,来解决市区因地价高,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
状况,这种做法可行吗?应着重考虑什么条件?

读图2-9,完成下列题目。(单位:hPa)

图2-9
(1)图中V箭头表示A空气匀速运动方向,此图是(南,北)半球气压分布图。
(2)F1是力,与等压线,且由气压指向气压,大小
(3)F2力,它与风向V,对风速影响。
(4)F3力,它与风向V
(5)F1、F2、F3三种力的合力为

读图20-6,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幅作用示意图。
(2)每合成1千克C6H12O6要消耗2821焦耳能量,所消耗的能量来源是
(3)该作用造成了以下哪些结果   

A.将分散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储存在有机体内
C.改变了物质存在的位置        
D.联系有机界与地理环境

(4)微生物对有机质具有作用,两者结合,导致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称为循环。

读图20-8,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直线上画箭头完成居民区与绿地间的空气对流运动。
(2)由于对流运动,使清洁的空气由    流向    ,居民区的空气湿度变    ,气温日较差变    ,从而改善了局部的小气候。
(3)空气对流的原因是         
(4)如果在居民区与工业区之间建造绿地,绿地还具有    等作用。
(5)如果在居民区与公路间建绿地,绿地具有     等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